• 首頁 > 云計算頻道 > 云計算

    以“降”為進,阿里云“被集成”

    2023年05月03日 08:58:14   來源:光錐智能

      文|光錐智能,作者|劉雨琦,編輯|王一粟

      大模型的出現,讓企業對云算力需求在瞬間爆發,在這個節點上,阿里云做了一個“逆市場”的決定。

      按照“供需關系”的動態調整,在需求大于供給時,供不應求,商品應該漲價,而阿里云卻選擇了在此時“一降再降”。

      4月26日,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降價,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%至50%,存儲產品最高降幅達50%。這是繼4月11日,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、阿里云智能集團CEO張勇宣布降價之后,一個月內第二次大規模價格下調。

      張勇表示:“阿里云致力于‘讓算力更普惠’,這次大規模降價是希望將技術紅利更多回饋給客戶和伙伴,持續降低用云成本,擴大云的市場空間。”

      短短的幾句話,卻透露出了幾個核心關鍵詞,算力普惠是破除AI 2.0的最高門檻,讓技術變得更加普世化,回饋客戶和伙伴則意味著阿里云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,帶動生態共同向上。

      這種成熟體現在兩個方面:一是產品的“被集成”,在阿里巴巴新一輪組織變革下,瓴羊DaaS平臺被并入阿里云,成為核心數據與智能平臺型產品;同時釘釘作為協同、開發平臺被集成序列,增厚目前阿里云的PaaS層。

      另一方面,是阿里云以行業Top的身份帶動整個云生態向前再邁一步。在阿里云生態大會上,阿里云智能首席商業官蔡英華發布了新財年的生態政策:專屬于伙伴的市場規模擴大5倍,并大幅提升伙伴傭金率。尤其是在阿里云開放了通義千問后,更多行業場景和產業落地需要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。

      “降價”、“被集成”、“大模型”是目前阿里云“進攻”的三板斧,不過與其說是進攻,不如說是“進階”,在此次調整之后,阿里云將帶動中國云市場共同走入一個新階段。

      01 “沒人不想用云算力,只要價格足夠低”

      阿里云此時的降價不只是一個市場化競爭的決定。

      究其內在原因,降價的背后應該是源頭降本帶來的結果,而非競爭策略。參考特斯拉今年的大幅度降價背后,是源于一體化生產、超級工廠提效所帶來成本壓縮。

      當特斯拉在全球掀起價格戰,讓所有新能源汽車都如履薄冰之時,人們追問,為什么特斯拉可以這么便宜,特斯拉高管們的回答都將指向一個答案——技術變革。

      阿里云的“降價”同樣遵循這個邏輯。

      首先是技術驅動的降本,阿里云自研替代占了主要部分。近幾年,依靠阿里平頭哥,阿里云在云端擁有倚天710和含光800兩款自研芯片。其中,含光800是一款AI推理芯片,為平臺提供AI算力;倚天710則是一顆通用服務器CPU,同時他也是云端算力的主要來源。

      倚天710性能超過業界標桿20%,能效比提升50%以上,而在芯片之外,阿里還有云操作系統飛天、云基礎設施處理器CIPU等等,都成為阿里云成本降低的重要原因。

      其次則是在規模上,IaaS層形成的規;,進一步帶來大規模降本。

      從2009年成立開始至2020年,阿里云就在國內建成了五大數據中心。從全球范圍來看,阿里云在28個地域部署了上百個數據中心,服務器的總規模數已有數百萬臺。

      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,平臺整體性能的提高,降價成為一種必然趨勢。這一點,成立更早,更具代表性的亞馬遜云(AWS)有更多經驗。

      亞馬遜云成立于2006年,但到2016年,AWS就已經經歷了52次降價,到截止2020年5月,亞馬遜AWS一共降價82次降價。巔峰時期,AWS曾連續3年,每年降價12次。降價,正在成為AWS的家常便飯,也正是依靠著低價,AWS才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。

      某種程度上,“降價”本身就是云廠商走過成長期,進入成熟期的標志。

      當然,降價并非簡單粗暴的價格戰,而是要利用技術改進、規模效應釋放讓利空間,形成正循環,阿里云和AWS的打法類似。

      所以阿里云的此次降價,本質上是云計算進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現,在完成了基礎設施投入之后,能夠再次降本增效。而作為亞太第一、世界第三的云計算企業,其一次性降價最高50%的激進策略,推動市場加速發展。

      降價不僅是實打實的讓利,也能跟伙伴一起擴大云的用戶基數和規模,推動產業進一步從傳統IT向云計算轉移,將云計算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,讓更多商業實現“云原生”。

      目前,云市場遠未飽和,中國IT市場的云計算滲透率不到15%,余下的85%,需要更加精細化和規;,降價便是打低門檻的第一步。

      在今年的特斯拉AI DAY上,當記者追問馬斯克對全球市場的看法時,馬斯克說,“需求總是存在的,沒有人不想擁有一輛特斯拉,只要價格足夠低。”

      某種程度上,云計算也是同樣的道理。在經歷過十年的數字化進程之后,“上云”已經成為一種常識,“沒有人不想用云算力,只要價格足夠低”。

      02 云廠商回歸科技公司本質

      即便沒有大模型的出現,行業也迎來了關鍵節點。

      4月23日,據IDC發布的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報告顯示,與上年同期比,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為188.4億美元,增長24.5%,增速低于此前預期的30%。

      云廠商的市占排名也有了新的變化,阿里云仍然保持第一的同時,華為云從第三升至第二,騰訊云則掉出前三隊伍,被原本第四的天翼云代替。

      份額變化的背后,與整個云計算的“吐故納新”有關系。2021年開始,政企、制造業等正成為云計算行業的重要客戶之一。如何在下個階段打造更強的競爭力,是“阿里云們”都需要回答的問題。

      阿里云的答案是:把生意做輕,用技術和產品賺錢,回歸科技公司邏輯。

      在此次阿里云生態大會中,更加明確“被集成”概念,把PaaS做厚,做更強的支撐,是阿里云的選擇。

      張勇表示:“阿里云的核心定位是一家云計算產品公司,生態是阿里云的根基。讓被集成說到做到的核心,是要堅定走向‘產品被集成’。”

      4月初的阿里云峰會上,張勇曾公開提出了阿里云的三個層次戰略:更普惠的IaaS層、更高質量的PaaS層及更具引領性的MaaS層。

      此次,阿里云明確「產品被集成」戰略為“1+3+1”結構:頂層為MaaS模型即服務,阿里云向生態開放大模型能力和訓練底座;中間層為PaaS被集成,開放云原生產品、釘釘應用開發平臺和羚羊數據中心能力;底座為IaaS基礎設施產品被集成。

      在中間層,釘釘應用開發平臺和瓴羊DaaS平臺新加入了PaaS矩陣,同時豐富原來的云原生產品線,如云原生數據庫Polar DB、機器學習平臺PAI、容器服務ACK。

      釘釘和瓴羊的加入,能夠更直接的連接到企業,更快捷有效的為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。舉個例子,釘釘作為企業的應用開發平臺,提供超過2400個開放接口,通過低代碼、酷應用、連接器等產品和能力,將企業各類系統連接實現數據打通、無縫開發以及嵌入進高頻場景。

      光錐智能了解到,在釘釘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后,還將大模型+酷應用能力提供給伙伴集成,進一步降低應用開發和使用的門檻。

      而瓴羊則圍繞著數據智能,為伙伴提供“好數據”、“保安全”和“強智能”三個方向,解決客戶“驅動價值”的問題,通過數據驅動業務進步和變現。從本質上來講SaaS解決的是效率問題,而DaaS解決的則是價值問題,價值和效率的結合,也就解決了“買了很多軟件,依舊做不好數字化”的核心痛點。

      而將極簡的開發平臺、價值驅動的DaaS平臺,結合原有的云原生基礎設施,一起集成后提供給合作伙伴,“被集成”有了產品基礎,才不會成為“空中樓閣”。

      03 劃分邊界,方得始終

      智能化的新市場,給云計算來了一個新機遇。

      “過去幾個月,我碰到的所有客戶、所有伙伴,包括我們所有的企業都在思考一個問題,就是如何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武裝自己。”張勇說,大模型讓所有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,再次激活了千行百業。

      張勇透露,已有超20萬企業用戶申請測試千問大模型,企業合作專屬大模型的需求十分火爆。從通訊、電子產品、企業服務、金融信息,到交通、電力、油氣、服飾甚至乳制品等,幾乎每個行業都有許多企業找來,這是一片巨大的智能化新市場。

      為加速大模型落地,阿里云宣布啟動“通義千問伙伴計劃”,為千問伙伴提供大模型領域的技術、服務與產品支持,共同推動大模型在不同行業的應用。

      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介紹,各行各業的生態伙伴都可以結合自己的行業知識及場景需求,對千問大模型進行再訓練和精調,打造專屬大模型,并集成進自己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中。千問專屬大模型具有定制化、易集成、可微調、強安全等特點。

      訓練完成后,通過完善前端提示工程,專屬大模型還可以通過Web界面和專屬API向垂直領域的各類企業、開發者提供應用服務,比如通曉行業知識的智能客服、導購、咨詢專家、創作助手、工業機器人等。

      與微軟和OpenAI推出的服務類似,阿里云的MaaS層,也支持API、編程兩種方式接入,這次也明確了收費方式。

      未來,阿里云將推出多種參數版本的千問大模型,伙伴和企業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模型規模的訓練服務,按token計價。專屬大模型云上推理可選擇按token計量計費的后付費模式或賬號權限+資源包的預付費模式。

      大模型是“被集成”很好的抓手,也將推動阿里云進一步向合作伙伴開放。

      云計算服務的分工方式,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討論話題,全球云廠商都在摸索一條更為合理的路徑。

      AWS在十年前,建設了APN(合作伙伴網絡),通過利用AWS的能力,為客戶構建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,也包括提供業務、技術和營銷支持,進而滿足各行各業、各種規模的客戶需求。光錐智能了解到,通過APN,AWS與合作伙伴的綁定是十分深度的,不僅提供財務幫助、培訓計劃、業務拓展,同時也會與合作伙伴一起匹配用戶需求,聯合推出線上應用。

      這種深度綁定不僅為用戶帶來了差異性的體驗,更重要的是聚焦在共同建設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上。通過明確責任邊界、各司其職來進行更高效的配合。

      阿里云的思路大抵也是如此。“阿里云希望伙伴的收益更可期、協同更高效、發展更持續,這是今年的三大重心。”蔡英華講道。

      今年,阿里云分銷伙伴規則大幅簡化,各級別分銷伙伴的傭金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,同時推出了“伙伴專屬市場”,將分銷伙伴的專屬市場規模擴大5倍,從20億提升到100億,更將腰部客戶市場明確交給伙伴重點跟進。

      至此,千億規模的非公共云市場、腰部客戶市場由伙伴來主導覆蓋,阿里云則通過服務行業標桿和區域燈塔客戶,形成行業模版和經驗,再通過合作伙伴進行大規模覆蓋。

      數據顯示,過去一年,阿里云與12000家伙伴服務了超過45萬客戶,有300多家合作伙伴在阿里云上年銷售額過千萬,超過900家伙伴增速超過100%。過去五年,阿里云伙伴業績規模從25.8億增長至192億,五年增長超7倍。

      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
      云計算如水一樣,利萬物而不爭,也就回歸了基礎設施的本質。未來云計算的各項概念可能會如同發電技術一般消失,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,云計算才能真正融入生活。

     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,不構成投資建議,請謹慎對待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
    [編號: ]
    分享到微信

    即時

    華米發布Amazfit Falcon運動智能手表:六星雙頻定位

    Amazfit Falcon配備1.28英寸圓形AMOLED屏幕,藍寶石鏡面,擁有鈦金屬機身,重量為64克(不含表帶),15項軍標認證加身,輕盈與堅毅兼備,更耐高溫、不懼嚴寒。

    新聞

    三星逆勢增長 持續發力國內市場

    三星作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,在安卓陣營中是絕對的佼佼者, 2月14日,三星在上海舉行了新品發布會,不僅帶來國行版的Galaxy S23系列,同時還宣布了與迪士尼的重磅合作計劃。

    企業IT

    “阿里云 - 云軸科技 技術創新聯合實驗室”掛牌成立

    近日,“阿里云 - 云軸科技 技術創新聯合實驗室”于云軸科技(ZStack)上?偛繏炫瞥闪。

    3C消費

    華米發布Amazfit Falcon運動智能手表:六星雙頻定位

    Amazfit Falcon配備1.28英寸圓形AMOLED屏幕,藍寶石鏡面,擁有鈦金屬機身,重量為64克(不含表帶),15項軍標認證加身,輕盈與堅毅兼備,更耐高溫、不懼嚴寒。

    研究

    IDC發布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軟硬件市場份額報告

    IDC《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份額,2021》報告顯示,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的規模達到64.9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31.5%。

    4虎永久在线